市場調查分析怎麼做?產品市場研究3大方法、6步驟&案例

市場調查分析

市場調查(Marketing Research)又稱作市場分析、市場研究,做市場調查的主要目的是搜集與產品市場、消費者、競爭者相關的資訊,將研究調查所得出的數據資料加以分析,以便了解消費者的喜好及潛在市場的前景,讓企業可針對產品研發、經營策略提出準確的發展方向。市場調查可以說是企業主動開發市場時,不可或缺的行銷利器。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一定要做市場調查嗎?等產品上線後,再依據消費者回饋慢慢調整就可以了吧?」其實,這樣的說法只對了一半。在面對市場快速的變化、同業及跨界競爭對手的出現,以及消費者多變的需求,在產品上市之前,透過市場調查可以協助企業做出更精準的判斷,快速找到產品定位,減少產品上線後的失誤率;並得以藉由了解競爭者,找到產品差異化與特色,以更高效率贏得市場競爭力。

  • 透過調查分析,掌握消費者行為與偏好,制定更精準的行銷策略

  • 收集競爭對手數據,評估市場定位,制定差異化的產品策略

  • 調查結果作為產品開發的決策依據,降低商業風險

  • 驗證廣告或行銷活動成效,調整資源分配,提升投資回報率

  • 預測市場趨勢,發現潛在商機,搶占市場先機

  • 分析顧客不滿意原因,改善服務體驗,強化品牌忠誠度

什麼時候會需要做市場調查研究?

市場調查除了發生在企業要推出新產品或踏入新市場所進行的消費者調查外,在什麼情況下企業內部和公部門也會有需要做市場調查研究?一起來了解!

➢   消費者調查

以市場消費者為對象,針對消費者的消費行為進行調查,分析其消費意圖、購買行為、喜好需求,以及對於產品或品牌的評價,例如:企業形象調查、顧客/產品滿意度調查、產品認知度調查、潛在客戶調查等。

➢   企業調查

針對企業內部人員進行市場調查,搜集內部人員對於產品/品牌規劃的看法、分析現況並找到痛點。相較於消費者調查,以公司為主體的調查將更為複雜,須找到企業中相關負責部門人員接受調查,在時間與費用上會高出許多。

➢   公部門調查

政府單位針對施政品質、管理方式的優劣,或於特定政策推廣後,進行民意調查,例如:公共政策民意調查、施政滿意度調查、社會意向調查等,透過民眾的反饋掌握民意,並做為施政或政策上的調整依據。

市場調查研究的資料來源從哪裡來?

市場研究的資料來源主要可分為兩大類:初級資料(Primary Data)和次級資料(Secondary Data)。

  • 初級資料:是研究者自己主動收集的資料,又稱為一手資料。這些資料是針對特定研究目的而重新收集,因而具有高度的針對性和精確度,但缺點是在資料收集成本較高,需要大量的時間、人力、金錢取得資料。
    常見初級資料蒐集方法包含:問卷調查、面訪、電話訪問、焦點小組討論、觀察法等。

  • 次級資料:是別人彙整好、已經存在的資料,又稱為二手資料。這些資料原本是為了其他目的而被收集和整理的。次級資料的優點為容易獲取且成本低,但可能會有資料過時、不完全或不符合研究需求的問題。
    常見次級資料來源包含:書籍、網站、政府報告、研究報告等。

有效的市場研究通常會結合這兩種資料來源,以確保市場調查的全面性和準確性。初級資料提供了針對性和深入的見解,而次級資料則為研究提供了廣泛的背景資訊,透過這種結合方式,市場研究者能夠更全面理解市場環境。

市場調查怎麼做?6步驟進行市場調查研究

市場調查的【研究目標】是整個調查過程的基石。清晰、明確和具體的研究目標可以確保調查是有針對性和有效的。確定清晰和具體的研究目標不僅有助於確保調查的有效性和針對性,還可以為整個調查過程提供明確的方向和焦點。
以下是如何定義市場調查的研究目標步驟和建議:

了解市場背景與輪廓

開始定義調查目標之前,首先需要對當前的法令法規限制、市場大小規模、競爭對手強弱、消費者行為等有基本的了解,若是公司目前尚無這些基本的資訊,則應透過次級資料蒐集或初步之市場調查這些基礎定義著手。

明確設定問題

需要明確調查希望調查後得到的調查結果與效益是什麼?例如:「我們的產品在目標市場的接受度如何?」或「我們的品牌形象與競爭對手相比如何?」。

研究目的

是描述性的、解釋性的還是探索性的?描述性研究可能旨在描述當前的市場趨勢或消費者行為;解釋性研究可能旨在了解某些現象背後的原因(如為什麼購買特定產品);而探索性研究可能是為了尋找新的機會或未知的市場洞察(如新產品找尋新市場。

轉化為明確的目標與預期效益

以明確、具體的方式表達研究目標。例如,「了解25-35歲消費者對我們新產品的看法和購買意向」。

設定調查方式與研究範圍

確定研究將涵蓋的範疇,以及任何可能的限制或例外。這可以包括特定的地區、消費者群體、時間範圍等。

確認目標的可行性

評估目標的可行性和實際性。例如,考慮到時間、預算和資源限制,是否能夠實際達成目標?

產品市場調查 3種常見方法,一次看!

常見的市場調查方法主要有以下3種,你可依據想要達成的目標,選擇適合的研究方法。

市場調查方法可分為「質化研究」(又稱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與「量化研究」(又稱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質化研究強調深入了解消費者想法與行為動機,量化研究則透過大量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更具量化可比較性。

  • 質化研究方法:焦點團體、深度訪談、觀察法、產品體驗測試
  • 量化研究方法:問卷調查、電訪調查、網路調查、行為數據分析

常見的市場調查方法主要有以下3種,你可依據想要達成的目標,選擇適合的研究方法。

電訪/網路調查(Telephone Survey / Online Survey)

電話訪問是一種經濟有效的調查方法,不僅成本低、可訪問到廣泛的樣本對象,且問卷回收速度快;但因訪問時間短,獲取的回饋內容會較簡略粗糙,且無法展示實體產品。網路問卷可經由手機、電子郵件、網頁等方式獲得大量樣本數,且成本也很低;但因無法針對受訪者加以驗證,導致無法確認受訪者是否為目標對象。
研究目標:

  • 推估市場輪廓及占有率   
  • 確認主要消費族群及競爭對手
  • 確認主要消費族群未滿足需求
  • 產品進入市場可能性

焦點團體座談會(Focus Group Discussion)

焦點團體座談會指的是,一次邀請多位受訪者聚集在一起,主持人利用事先設計過的討論流程與題目,引導並鼓勵受訪者暢所欲言,分享個人使用經驗與感受,進而激發受訪者之間的互動並帶動群體討論,業者可從中汲取消費者的想法與建議。由於這些看法難以經由問卷方式取得,因此對於許多公司而言是很寶貴的經驗。
研究目標:

  • 目標消費族群對於產品的看法
  • 產品利益競爭力
  • 不同消費情境的消費需求
  • 目標消費族群對產品意見與評價
  • 競爭對手消費者的意見與評價

面訪調查(Face-to-Face Survey)

由訪員直接面對受訪者於街頭或受訪者家中進行問卷詢問,由於問卷設計通常較為複雜,所需訪談時間較長,但也因此可獲取較完整的資訊,並且較容易鎖定目標對象。
研究目標:

  • 產品與競爭對手的競爭力
  • 消費者對品牌忠誠度
  • 消費者對品牌推薦度
  • 消費者對品牌轉換率
  • 產品的利基市場

    更詳細的市調研究方法介紹,歡迎參考:量化調查質化調查

完成市場調查後,如何解讀數據?常見市場分析方法

完成市場調查、取得消費者與競爭對手的資料後,接下來要做的是將這些資料轉化為可行策略與決策依據。這就需要透過各種市場分析方法,來解讀數據背後的意義,讓企業看清機會與風險,提升應變與規劃能力。

常見的市場分析方法包含:

1.SWOT分析:針對企業的內部優勢、劣勢,以及外部的機會與威脅進行評估,協助企業制定發展策略。

2.競爭者分析:蒐集競爭品牌的定價策略、產品特色、市場定位等資訊,掌握競爭格局,挖掘市場空隙與潛在風險。

3.PEST分析:從政治(Political)、經濟(Economic)、社會(Social)、科技(Technological)四大面向,系統性評估外部環境對市場的影響。

4.波特五力分析:從產業競爭的角度出發,分析五種力量──現有競爭者、潛在進入者、替代品、供應商議價力、買方議價力,評估市場的競爭強度與獲利潛力。

詳細請閱讀:市場分析怎麼做?帶你從常見5方法與範例專業解析

市場調查案例分析,讓你快速掌握重點!

以下我們將舉博物館為例,針對服務品質滿意度調查,採用面訪和電訪方式進行市場調查的流程作為參考案例。

❖  博物館服務品質滿意度 面訪調查案例

1. 前測試訪:為了解整體問卷題目的編排、選項、措詞是否能讓受訪者清楚理解,需進行問卷前測試訪,預計前測有效樣本數共計30份。

2. 調查地點:博物館的各大展示區域,包括:主題館各展廳、住宿設施區、休閒公園之服務設施、其它相關公共服務設施。

3. 調查對象:針對年滿12歲以上,且已參觀完畢的現場觀眾進行訪問(受訪者需排除工作人員)。

4. 抽樣方法:派遣訪員於指定地點,針對觀眾進行面對面訪問,為求問卷的代表性及避免誤差,依系統抽樣每3至5人抽取一名受訪觀眾進行問卷調查,並視現場人數多寡調整。

❖  北部地區民眾 電訪調查案例

1. 調查對象:針對年滿18歲以上北部地區民眾(基隆市、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縣、市及苗栗縣)進行電話訪問。

2. 抽樣方法:採「分層隨機抽樣法」進行抽樣,依人口比例分配預定樣本數,以住戶為單位進行簡單隨機抽樣,確保樣本代表性;再輔以「後二碼隨機抽樣法」,取得未登錄於電話號碼簿的家戶電話。

3. 樣本檢定與加權:針對有效樣本與母體結構進行檢定,檢視樣本性別、年齡、地區與母體結構是否呈現差異,若呈現差異將進行「反覆加權(Raking)」,使樣本比例與母體一致。

歡迎參考更多華威之市場調查合作案例

市場調查對於了解市場走向、品牌或產品定位起了相當大的影響,透過市場調查和數據洞察才有機會創造更好的消費者體驗。華威行銷長期專注於消費性市場的行銷研究與規畫,並陸續完成許多大型計畫案與行銷策略,不論是在政府機關與業界都頗受好評。所提供的市場調查服務項目多元,包括:品牌與企業形象調查、消費者行為調查、產品測試、活動效益評估等,提供客戶所需的重要資訊。想進一步了解詳細的服務內容,歡迎現在立即與我們聯繫